2025年两会的胜利召开,犹如一盏明灯,为我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在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引。此次两会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擘画了一幅振奋人心的发展蓝图。下面是我校商学部老师们的一些优秀心得体会,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2024年工作,同时对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进行了介绍,并对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做了部署。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方面,积极践行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全力提升学部党建质量和治理水平;要聚焦学生成长需求加快产教融合型课程建设,提升学生的专业自信和职业能力;聚焦教职工发展诉求拓展中小企业服务载体,提升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以“五个突破”为指引,以体制机制的不断优化为保障,出色完成年度重点工作,为学校早日建成一流应用科技大学做出应有的贡献。——商学部分党委书记 郑月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法学教师,我怀着法治信仰者的热忱全程观看了本次盛会。会议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基调,在法治中国建设领域呈现三大鲜明特征:方向性,人民主体性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这些不仅为法学理论研究提供了鲜活样本,更对法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作为法学教育工作者,我切身感受到会议精神的实践转化。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组织模拟人大议案提案活动,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制度自信和法治思维。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将以会议精神为指引,在三个方面深化法学教育:一是构建"中国法治话语"教学模块,强化学生对根本政治制度的理论认同;二是创新实践教学体系,通过立法调研、法院实习,项目化教学和应用型课程等渠道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加强新兴法治领域研究,围绕人工智能治理、数据安全等前沿课题培育复合型法治人才。法治中国建设永远在路上。全国人大会议的制度实践再次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作为法学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新时代法治人才的历史使命,必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法学教育事业,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力量。——法学科教中心教师党支部 段凯

创新能力、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全面深化改革......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回顾了过去一年国家的发展成效,明确了2025年国家的发展目标。作为一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面对新时代新形势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完善大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奠定基础;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育积极心理品格,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做好就业指导服务,扩大学生的就业信息获取渠道,提高就业质量。在教育强国建设的征程上,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商学部党政学工办常务副主任 张琳娜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始终贯穿一条主线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报告谈到稳就业、防风险、惠民生等问题及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规划问题,既接地气又善解民意,让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自信和憧憬,句句走心,令人振奋。面对新的历史使命和未来挑战,我们黄科院人在两会精神指引下,发扬黄科大精神,深入实施“1248”发展战略,一定会成功完成审核评估、申硕的中心工作。我也将以百倍的努力,迎难而上,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助力商学部和学校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商学部 张倩

学习两会精神,践行育人使命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李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让身为高校辅导员的我深受触动。"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意义重大,我将立足岗位践行育人使命。一是强化思想引领,借主题班会、实践研学把两会精神融入思政教育,厚植学生家国情怀,激励其投身创新学习。二是深化实践育人,整合校企资源搭建科创平台,推动学生参与学科竞赛与产业实践,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优化成长生态,关注大学生人才需求,给予心理、职业发展支持,破除成长阻碍,助力学生在服务国家中绽放青春。——商学部 魏飞

2025年3月5日,我认真聆听了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报告聚焦高质量发展、民生保障、科技创新等重大议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作为辅导员,我将以两会精神为引领,立足岗位做好以下方面工作:一是深化思想引领,积极将大中小学思想政一体化落到实处;二是创新育人路径,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实践深度融合,培养高质量人才;三是筑牢服务根基,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与成长需求,做细做实困难帮扶;四是提升自我素质,严于律己,做一名具有高标准师德师风的育人者。 ——商学部辅导员 刘琳

今日聆听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身为高校辅导员,我深感责任重大。报告展现我国高质量发展成果,新质生产力稳步提升,科技创新成绩斐然,为青年成长铺就广阔道路。聚焦思政教育工作,我们要以中国式现代化特征强化思想引领,借主题班会、党团活动,将中国式现代化内涵融入其中,厚植学生家国情怀;聚焦就业创业工作,联动校企服务学生就业,开展职业规划指导,鼓励参与双创赛事,培育科技报国之志;聚焦创新育人路径,将改革思维融入学生工作,运用数字化思维提升育人实效,深化三全育人。——商学部 李娜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式擘画了国家发展蓝图,政府工作报告中“新质生产力”“就业优先”“青年发展”等关键词振奋人心。作为高校辅导员,我深刻认识到:一要聚焦“创新育人”,引导学生关注人工智能、绿色经济等前沿领域,培育创新思维;二要深化“就业护航”,结合“1179万高校毕业生”实际,加强职业规划与政策对接,助力学生扎根国家战略需求领域;三要厚植“家国情怀”,通过实践服务、红色教育等筑牢理想信念。我将以会议精神为指引,以“思政+实践”为载体,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激励青年在时代浪潮中勇担使命,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的新时代建设者。——商学部 冯亚荣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式,如同一束强光,照亮了教育前行的道路,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深化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强化青年思想政治引领”,为新时代高校育人工作指明了方向。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清晰可见,每一个字都关乎着学生的成长。“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这不仅是任务,更是对我们工作的精准指引。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这给我们指明方向,让我们更有底气、有目标地去帮助学生。作为高校辅导员,我深刻感受到使命在肩,需立足岗位,将会议精神转化为育人实践,以思想引领为核心,以创新服务为抓手,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商学部 任艳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胜利召开,承载着全国人民的期望,也为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新的方向。报告提出加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促进服务。关注学生的就业发展,也是我们辅导员工作的重点,这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就业市场动态,为学生提供精准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在日常工作中积极与企业沟通合作,拓展就业渠道,积极邀请企业开展就业讲座和招聘会,让学生了解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建议,帮助学生提升求职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鼓励学生到基层和国家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作为辅导员,在工作中这些理念和要求融入到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严谨的态度,努力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外语科教中心 黄闪闪

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勇担育人使命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强的政府工作报告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擘画了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深感使命在肩,更需将报告精神融入日常育人实践。报告中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这为高校思政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我需以“培根铸魂”为核心,通过主题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面对就业创业压力、价值选择多元等现实挑战,应主动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优化职业指导服务,助力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同时,报告提出“推进科技创新”,启示我们要以“科教融合”赋能学生成长。结合学校的发展战略和自己的日常工作,在工作中,组织校友讲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项目,激发学生热情,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增进民生福祉”的承诺让我更加关注特殊群体学生的需求,需持续完善心理辅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用温度守护学生成长之路。未来,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立足岗位、守正创新,努力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贴心人”与“实干家”,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商学部 王洪剑

观看两会开幕式,我心潮澎湃,倍感自豪。开幕式上,国家领导人的讲话铿锵有力,振奋人心。作为一名辅导员,我深切感受到国家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和厚重托付。两会不仅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更是关乎每一个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重要契机。我决心将两会精神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学生们关注国家大事,把握时代脉搏,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鼓励他们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经济与管理科教中心 陈晨

学思践悟 李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教育置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位置,为新时代教育工作锚定了方向。结合报告精神,有三点教育领域启示:一是“新质生产力”培育需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强化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新兴领域人才培养;二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要求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优化城乡师资流动机制,以教育公平托举乡村振兴;三是“创新驱动”需完善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机制,支持高校基础研究,厚植科技自立自强根基。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聚焦教育短板,推动数字化赋能课堂、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平台,以“双减”深化撬动育人方式变革,将教育资源转化为服务地方发展的动能,切实以教育现代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经济与管理科教中心 樊永先

学思践悟通过直播和政府工作报告的学习,深入领会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精神,我深刻认识到作为辅导员肩负的使命与责任:一、坚持立德树人,筑牢思想根基。将会议精神第一时间通过微信群和主题班会普及给学生,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争做时代新人。二、聚焦学生发展,提升育人实效。关注学生成长需求,结合所带学生本专科分层次不同届别的特点,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三、加强自身建设,提升专业素养。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为我校的审核评估和申硕工作贡献力量!——经济与管理科教中心 姜舒畅

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作为高校辅导员,我深刻地认识到立德树人的工作使命与两会精神的紧密联系。李强总理在报告中明确提出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重要部署,为高校思政工作指明方向。我将以两会精神为引领,立足学校1248战略实施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将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融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学习人工智能等新知识;二是积极精准帮扶未就业毕业生,尤其是家庭困难的学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三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学生通过红色实践、志愿服务厚植家国情怀。我将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商学部 阮彩灵

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上,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校育人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工商管理、物流管理专业的辅导员,我深感责任重大。结合学生所学与国家需求,我重点做好三件事:一是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融入国家战略,关注供应链数字化、智慧物流等新兴领域;二是组织学生开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优化”调研,让物流技术真正服务于新疆等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外销;三是邀请企业代表来校交流,开展专场招聘,让学生在行业交流中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未来,我将继续以两会精神为指引,助力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增长才干,在服务国家发展中找到人生坐标。——经济与管理科教中心 田瑞青

学思践悟3月5日,怀着崇敬与期待,观看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高屋建瓴、求真务实,令人触动不已。对于教育领域的阐述,为高校辅导员工作点亮了明灯。在日常思政教育里融入两会精神,通过多样活动,如时事研讨、榜样分享等,引导学生心怀家国,将个人志向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树立远大抱负。关注学业上,精准识别学生困境,为基础差的学生定制提升计划,安排帮扶;鼓励学有余力者参与科研、竞赛,挖掘专业潜能。心理健康层面,建立定期沟通机制,敏锐捕捉学生负面情绪,借助专业心理咨询资源,开展趣味心理拓展活动,营造阳光校园氛围。面对就业难关,积极对接企业,收集岗位信息,举办求职特训、职业规划讲座,拓宽学子就业之路,矢志为培育新时代栋梁之才不懈努力。——经济与管理科教中心 王芳丽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作为高校辅导员,我深入学习了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报告中所强调的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等要点,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这对我们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铭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与使命,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成为学生的贴心人、暖心人、引路人。同时,报告中关于就业、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的规划,也让我深刻理解到,作为辅导员,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发展需求,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的发展大局相结合,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为国家的发展贡献青春的力量。——经济与管理科教中心 王静

《学思践悟·两会精神》观后感今日观看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开幕会,李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为高校思政工作注入强劲动力。报告中"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深化产教融合"等论述,令我深刻认识到辅导员岗位的时代使命。面对2025届毕业生群体,我们需以两会精神为指引,在就业指导中做到三个着力:着力解读稳岗扩岗政策,将"春风行动"转化为学生职业发展动能;着力搭建校企协同平台,推动"实习见习促就业"专项行动;着力关注重点群体,以"一生一策"实现精准帮扶。作为青年成长的引路人,我将以更饱满的热情将两会精神融入日常思政教育,通过主题班会、实践课堂等形式,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用实际行动回答"教育强国,青年何为"的时代命题。——经济与管理科教中心 王蒙蒙

2025年全国两会让我深感振奋,国家对心理健康领域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政策倡导正逐步转化为制度化的实施,这一转变意义重大,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了明确的顶层设计和实践指导。作为辅导员和心理健康从业者,我深知这项工作既复杂又需长期坚持。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我将以“协同化、科技化、制度化”为指导原则开展工作。在协同化方面,我将加强与学校各部门、家长及社会专业机构的合作,构建全方位的育人网络,例如与家长定期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在科技化方面,我将引入AI、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心理问题的精准识别与预警;在制度化层面,我将完善心理健康工作的流程和规范,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可依。通过这些努力,推动心理健康服务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助力学生的身心全面成长。
——商学部 张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