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专业介绍

首页 >> 正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

2025-08-11  点击:[]

专业概况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制四年)以培养应用型跨境贸易人才为核心,构建“理论+实操”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具体而言,通过《国际贸易实务》《进出口单证实务》《跨境电商运营》等核心课程,系统夯实专业基础与实操能力,课程内容精准对接外贸接单、单证处理等岗位技能需求。同时注重学术能力提升,近三年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持续超80%,2025届国内外研究生考研录取率41.67%,且呈上升趋势。为强化实践素养,专业组织参与POCIB全国外贸从业能力大赛等权威赛事,以赛促练系统提升贸易谈判、单证操作、市场分析等核心技能,形成“课程-实践-竞赛”三位一体的能力进阶路径。


培养目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培养基准,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实现转型,着力锻造具备扎实的国际经贸理论基础、贸易实务能力、精通外语应用与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满足跨境电商运营、外贸项目管理、贸易业务运营等领域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核心课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学习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结算、跨境网店运营、国际贸易数字化与智能决策、进出口单证实务、进出口商品、发布与报价等课程。


发展前景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多元且前景广阔。在企业领域,可担任外贸业务员、跨境电商运营专员、国际采购经理等,负责进出口接单、海外仓管理、跨境平台运营等工作;在政府与机构方向,可进入海关、贸促会、外资企业合规部门,从事关务协调、贸易政策解读、外资项目对接等工作;在金融领域中,毕业生可在银行、跨境支付机构从事贸易融资、外汇结算、国际结算等工作。毕业生凭借“业务+规则”核心能力,可就职于深圳、上海等外贸核心城市。


师资团队(部分)

郭军峰,教授,现为黄河科技学院河南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河南国际数字贸易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研究方向:数字贸易、产业经济,曾多次参与河南省双创示范基地调研评估、河南省商务厅委托的跨境电商产业带调研和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委托的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调研。主持并参与省部级课题十余项,地厅级课题十五项,发表论文十余篇,独著或参与撰写著作近二十部。


王琰,博士。本硕博先后就读于英国龙比亚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以及马来西亚泰莱大学,共有8年海外留学经历。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市场战略、消费者行为与可持续市场营销。参编教材一部,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杜庆霞,副教授,中共党员,毕业于郑州大学国际金融学专业,主要承担《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深受学生喜爱。科研主持参与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地厅级课题10余项,其中荣获地厅级课题一等奖3项,三等奖3项,先后在国家级及省级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主编完成《国际金融》《国际贸易》数十部教材。多次荣获黄河科技学院“优秀教师”“优秀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陈美光,中共党员,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QS:37th)研究生毕业,经济与管理科教中心专职教师,主讲《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商务英语》。曾就职于杭州一带一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任项目督导一职。主要研究方向是贸易政策和理论。此外对于国贸专业学生升学方面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刘晓,讲师,中级经济师。主持和参与完成10余项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商务厅、河南省社科联等项目课题。参与撰写《中国跨境电商发展报告》等9部著作。获得全国第十二届“优秀皮书报告”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张桂,中共党员。研究方向是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和跨境电商,专注于跨境电商的应用型课程方向,具有跨境电商运营师、跨境电商岗位培训师和Wish讲师证书。



上一条:日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