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团学动态

首页 >> 正文

青春至商 | 筑牢反诈防线,守护青春钱包——外语科教中心成功开展防诈骗主题班会

2025-10-17  点击:[]

为切实提升学生反诈意识与识骗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校园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商学部外语科教中心以“筑牢思想防线,守护青春钱包”为主题,组织开展防诈骗主题班会,通过多形式教学让反诈知识深入人心。

热线科普+概念解读 夯实反诈基础认知

班会伊始,辅导员王洪剑率先向学生普及全国反诈劝阻专线“96110”,详细解读其“预警劝阻、案件咨询、举报诈骗”三大核心功能,引导学生牢记这一 “反诈安全线”。随后,他通过PPT演示,清晰界定“电信诈骗”概念——即犯罪分子借助电话、网络、短信等手段,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转账汇款或泄露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为后续识骗教学搭建基础框架。

案例拆解+互动分析 提升识骗能力

在班会核心环节,王洪剑结合近期校园周边真实案例,逐一拆解五类高发电信诈骗的作案手法:冒充公检法人员以“涉嫌洗钱”为由索要资金、网络贷款以 “低息秒到”为诱饵骗取手续费、网络赌博以“稳赚不赔”诱导投入、兼职刷单以“小额返利”套取大额垫付资金、冒充熟人以“急事借钱”骗取信任。

为让知识落地,班会设置“案例分析”互动环节。围绕“某同学因刷单返利被骗1000余元”“某学生被虚假退费信息骗走4000余元”等多起典型案例,学生们围绕 “骗子如何设局”“受害者为何上当”“怎样避免陷阱” 三个核心维度展开总结与反思,在深度思辨中进一步深化对诈骗陷阱的认知。王洪剑结合讨论总结学生受骗共性原因:一是受“高收益、免费福利”诱惑,存在贪小便宜心理;二是警惕性不足,轻易泄露个人信息或轻信陌生说辞;三是面对“公检法办案”“账号冻结”等场景时,因恐慌情绪失去判断力。

技能指导+工具实操 强化防护能力

针对学生受骗痛点,班会重点讲解“反诈骗三不原则”与“十个凡是”识别准则:“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三不原则”,指导学生面对可疑信息保持冷静;“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转账的都是诈骗”“凡是刷单返利的都是诈骗” 等 “十个凡是” 短句,帮助学生快速识别常见骗局。同时,王洪剑现场指导学生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逐一演示“来电预警、短信拦截、诈骗举报、知识学习”等功能,特别强调开启“来电预警”功能,让APP成为守护学生财产安全的“随身反诈卫士”,切实提升实操防护能力。

互动表演收尾让反诈知识更鲜活

班会尾声,四名学生上台表演自编自导的三句半《校园防骗小课堂》。“校园生活真热闹,诈骗分子也来‘闹’,今天咱把骗局唠,留神!”“刷单返利吹得妙,小额赚钱先尝到,要你垫资赶紧跳,是套!”…… 通俗幽默的台词搭配生动的表演,既将班会氛围推向高潮,更让反诈知识以接地气的形式扎根学生心中。

此次主题班会通过“知识讲解+案例分析+互动表演”的立体模式,将抽象反诈知识转化为易懂易记的内容,有效提升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与风险防范能力。未来外语科教中心将持续开展反诈宣传讲座、知识竞赛等多样化活动,为学生健康成长筑牢“安全防护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