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团学动态

首页 >> 正文

美丽心灵 | 筑牢心理防线,护航青春成长——商学部召开心理委员专题培训会

2025-10-18  点击:[]

为进一步强化班级心理委员的责任意识与专业履职能力,构建“学部统筹、班级落实、全员参与” 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10月17日,商学部组织2025级全体心理委员召开专题培训会,为校园心理健康守护工作夯实基础。

明确职责定位掌握心理问题识别技能

培训会上,主讲人张薇薇以“心理委员的职责定位与心理问题识别”为核心展开讲解。她首先明确心理委员的 “桥梁纽带” 角色 —— 既是学部心理健康工作小组的“信息员”,也是班级同学的“陪伴者”,核心职责涵盖三方面:日常主动观察班级同学的情绪波动、行为变化(如长期缺勤、社交退缩等);以“尊重、保密”为原则,耐心倾听同学的学业压力、人际困惑等心理诉求;一旦发现有自伤倾向、持续情绪低落等异常情况,需第一时间向学部心理健康工作小组反馈,避免延误干预时机。

针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张薇薇结合真实案例,系统拆解“抑郁症”“狂躁症”“妄想症”的核心特征与识别要点:抑郁症常表现为“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伴随睡眠障碍(失眠或嗜睡)、自我否定”;狂躁症多呈现“情绪异常高涨、思维跳跃过快、行为冲动(如无计划消费)”;妄想症则易出现“与现实脱节的错误信念(如怀疑被监视),且难以被客观事实说服”。通过具象化的症状解读与案例分析,心理委员们掌握了科学识别心理问题的 “实用方法”,有效规避因认知偏差导致的“忽视风险”或“过度解读”。

聚焦活动策划夯实班级心理关怀基础

随后,单士华围绕“班级心理活动策划与实施”进行专题分享。她强调,常态化开展班级心理活动是“预防心理问题、提升班级凝聚力”的关键,结合学部过往优秀案例,如“‘绽放自我,笑迎未来’情绪解压工作坊”“‘让沟通更有力量’人际互动游戏会”,建议心理委员结合班级特点创新形式--可设计“情绪树洞分享会”“压力缓解涂鸦活动”“户外团体破冰游戏”等轻量化活动,让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班级生活,帮助同学们在轻松互动中释放压力、增进彼此理解,营造“互助互爱、温暖包容”的班级心理氛围。

为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落地,单士华同步对“商学部2025年秋季心理健康周”工作进行部署。她强调,心理委员需在心理健康周中承担“班级组织者”角色:负责传达活动安排、动员同学参与;收集班级同学对活动的反馈建议;记录活动中发现的有心理需求的同学,后续配合学部开展跟进关怀。同时,她对活动开展的“时间节点”与“质量标准”提出具体要求,保障活动实效。

此次专题培训会不仅为2025级心理委员“明确了工作方向、补充了专业知识”,更激发了大家的责任意识与工作热情。未来商学部将建立 “心理委员常态化培养机制”,通过每月一次专题培训,持续提升心理委员履职能力,以“点带面”织密学生心理健康 “守护网”,切实为学部学子的青春成长保驾护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