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教育教学

首页 >> 专业介绍 >> 正文

金融学

2025-08-19  点击:[]

专业概况

金融学专业(国标代码:020301K)自2010年开办以来,始终紧跟金融数字化转型浪潮,以培养适应现代金融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为核心。本专业隶属于经济学门类,实行四年标准学制,学生毕业后可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金融数字化转型需求,具有坚定政治立场、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学生需系统掌握经济学、金融学及金融科技核心理论,熟练运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及数字化金融技术,毕业后能在传统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企业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从事核心业务操作、投融资管理、供应链金融、金融数据分析等工作。


核心课程

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以“夯实理论基础、强化实践能力、融入金融科技”为特色,涵盖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课程及集中实践环节,形成了科学完整的课程链。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英语、高等数学、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等,为学生奠定全面的知识基础和综合素质。

专业基础课程:围绕金融学核心理论和数字金融方向设置,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金融学、财政学、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金融大数据分析、供应链金融、金融智能投顾、RPA在金融中的应用等,构建系统的金融知识体系。

项目化教学课程:分就业方向和应用型研究方向,就业方向有家庭财富管理、证券投资分析、基金投资实务、数字金融服务等,提升金融实务操作能力;应用型研究方向包括金融学综合、经管逻辑、经管写作等,助力学生升学。

集中实践环节:包含军事技能、认知实习、专业实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广泛,可在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从事柜台业务、投融资管理、风险管理等工作;也能在金融科技企业参与供应链金融业务、金融大数据分析等岗位。

升学途径:本专业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升学平台,学生可报考国内高校的金融学、统计学、投资学等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以提升专业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

创业机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备金融理论知识、数据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可结合市场需求,在金融服务创新、金融科技应用等方面探索创业项目,如金融信息咨询、个性化理财服务平台开发等,实现个人创业梦想。


骨干教师


张福海,研究员,教授,曾先后从事银行,证券,信托等领域工作,并多次获得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等称号。主要研究领域为商业银行管理、金融风险管理等。


何海霞,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硕士,金融学专业负责人,主讲《金融学》《财政学》等课程。曾荣获获“郑州市中青年骨干教师” “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老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潘丽丽,副教授,南京理工大学金融学硕士,主讲《公司治理》《投资银行学》等课程,多次荣获黄河科技学院“优秀教师”、“优秀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符蓉,讲师,南京理工大学金融学硕士,主讲《统计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等课程,主要研究领域为金融创新、商业银行等。


牛斐斐,讲师,美国霍夫斯特拉大学金融学硕士,主讲《公司金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等课程,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金融。


  杨柳,西北师范大学金融学硕士,主讲《金融大数据分析》《金融风险管理》等课程,主要研究领域为金融风险管理。


卫亚杰,首都经贸大学金融学硕士,主讲《金融市场学》《供应链金融》等课程,主要研究领域为产业链金融。


徐丹阳,加拿大圣玛丽大学金融学硕士,主讲《证券投资学》《金融智能投顾》等课程,主要研究领域为跨境资本流动、股权激励。


杨南南,讲师,具有多家证券公司从业经验,主讲《金融衍生工具》《证券投资分析》等课程,曾多次组织学生参加“东方财富杯”等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赛等多项比赛,并获得优异成绩。


上一条:经济学 下一条:国际经济与贸易

关闭